结构和参数设计
1 结构设计
1.1本体结构
可采用套筒装配后灌封浇注或实心缠绕的方法制作芯件,而后一次模压成型复合外套制成本体,其抗拉、抗弯强度高,且密封性能良好。
1.2 脱离装置结构
脱离器由一支支撑绝缘子及其两端金具上安装配套自动开断机构,一对开口均压环及通过导电杆并联安装的一个脱离器构成。线路避雷器正常运行时为无间隙型,当其本体故障时,脱离器动作,自动开断机构则迅速开断,形成固定的环-环隔离间隙,从而将故障的本体与系统可靠隔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连接结构
本体与
脱离器间采用球头-球窝连接结构,可使两者间任意角度转动,且有适当弯角,加上自动开断机构可任意方向开断,从而可实现安装方式的灵活多样,即可依据塔型的结构尺寸及实际安装需要,确定悬垂、水平或斜装方式。
2 参数设计与计算
2.1额定电压值
线路避雷器保护的对象是线路绝缘子,而线路绝缘子的BIL值远高于电站内设备,因而线路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值可较电站用避雷器有所提高,这将有利于降低线路避雷器运行的荷电率及提高其耐受冲击能量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在确保线路避雷器与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间绝缘配合裕度不低于20%的条件下,35kV、110kV、220kV线路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值可分别提高至57kVrms、120kVrms、240kVrms。
2 隔离间隙距离值
脱离装置动作开断后形成的由支撑绝缘子支撑的隔离间隙必须能耐受标准规定的绝缘电压值,以确保已故障本体与系统的可靠隔离。
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绝缘耐受水平下,带有均压环的支撑绝缘子的干弧距离,即长度可比不带均压环的支撑绝缘子缩短20%~30%,即所设计的脱离装置所用的支撑绝缘子可比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绝缘子(串)缩短20%~30%,这使得
氧化锌避雷器的总体长度可大为缩短,更利于安装。
35kV、110kV、220kV线路避雷器所用脱离装置的隔离间隙距离值分别取260mm、500mm、950mm可满足绝缘耐受的要求。
2.3 通流容量
标准规定, 35kV、110kV、220kV线路避雷器2ms方波电流耐受值分别为250A、400A、500A,4/10μs大电流耐受值分别为65kA、100kA、100kA;分别选用Ф40 mm、Ф46 mm、Ф55 mm规格阀片可满足通流容量的要求。
应用
安装
安装于直线塔时,应沿线路方向伸出并列悬挂于专设支架上,其脱离装置也应沿线路方向朝塔外开断,安装于耐张塔时,则可直接悬挂于跳线处,其脱离装置可沿线路方向开断或垂直于线路方向朝塔外开断。
根据塔型结构尺寸和实际安装需要,可选用水平安装或斜装安装方式,其脱离装置应沿线路方向朝塔外开断或向下开断。
安装后的线路避雷器应使得在任何时候
线路避雷器均不束缚输电导线的风偏,且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杆(铁)塔及邻相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标准[3]的规定值。当沿线路方向伸出并列悬挂安装时,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间的安全距离则可取不小于标准[3]规定值的0.8倍。
(a) 安装于直线塔 (b) 安装于耐张塔
1—线路避雷器 2—线路绝缘子3—在线监测器 4—输电导线 5—避雷器安装支架 6—跳线
4.2 定期巡检
线路避雷器安装投运后,应在线路定期巡检(一般为1~3个月)的同时,检查线路避雷器外观有无异常,其脱离装置是否已动作开断,并记录其串接的
在线监测仪的动作次数及泄漏电流值。
结束语
a. 无间隙型线路避雷器与间隙型线路避雷器比较,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而带有脱离功能以确保系统安全高可靠运行及实现自身的免维护是应用无间隙型线路避雷器所必需的。
b. 所设计的带脱离装置无间隙型线路避雷器具有实用新型特点,可根据塔型的结构尺寸及实际安装需要实施灵活多样的安装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c. 带脱离装置无间隙线路避雷器实现了自身的免维护,但定期巡检是必要的。